胖小孩該怎麼辦: 兒童及青少年肥胖治療建議
聲明稿專區 資料來源:臺灣兒科醫學會臺灣兒科醫學會聲明稿
Statement of Taiwan Pediatric Association
胖小孩該怎麼辦: 兒童及青少年肥胖治療建議
制訂:2019年11月25日
臺灣兒科醫學會促進兒童健康及福利委員會
依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兒童及青少年肥胖主要原因為飲食中脂肪比例較高、含糖飲料攝取增加、蔬菜水果攝取不足及身體活動量不足,導致過重或肥胖。培養正確的飲食及運動習慣,才是能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兒童及青少年肥胖不建議做藥物治療第一線的治療,目前減重藥物並不是以兒童及青少年為藥物上市前臨床試驗族群。若兒童及青少年因其他遺傳性疾病而導致的肥胖,在經過生活型態的改變及共病症的治療下,體重仍持續增加,再諮詢專業減重團隊,考慮藥物的介入。
兒童及青少年肥胖治療的目標是要經由健康生活型態的建立來改善長期身體與心理的健康,而不是以減少多少體重為主要目標。兒童及青少年仍在生理成長期,因此應避免快速減輕體重,而且維持目前體重或減緩體重增加速度就能減低BMI改善體位。「兒童肥胖防治實證指引」建議可依據年齡與BMI嚴重度來調整減重的目標,如下:
年齡層 |
BMI嚴重度 |
減重目標建議 |
2-5歲 |
85-94百分位,無健康風險因素* |
維持體重增加速度 |
85-94百分位,有健康風險因素* |
維持目前體重或減緩體重增加速度 |
|
≥95百分位 |
維持目前體重。但如果BMI超過21,則可接受每月不超過0.5公斤的減重程度 |
|
6-11歲 |
85-94百分位,無健康風險因素* |
維持體重增加速度 |
85-94百分位,有健康風險因素* |
維持目前體重 |
|
≥95百分位 |
漸進減重,以每月0.5公斤為限 |
|
≥99百分位 (或≥120% of 95百分位) |
減重,以每週1公斤為限 |
|
12-18歲 |
85-94百分位,無健康風險因素* |
維持體重增加速度;如已經不再長高,則維持目前體重 |
85-94百分位,有健康風險因素* |
維持目前體重或是漸進減重 |
|
≥95百分位 |
減重,以每週1公斤為限 |
|
≥99百分位 (或≧120% of 95百分位) |
減重,以每週1公斤為限 |
*健康風險因素包括:
1.身高低於該年齡層的15百分位、智力發展遲緩。2.三高:血壓、血脂或血糖偏高。
3.有肥胖或早發性心血管家族史:男性≤ 55歲,女性≤ 65歲。4.不良生活習慣或飲食習慣。
參考資料:
1. 國健署「兒童肥胖防治實證指引計畫」:
https://www.hpa.gov.tw/Pages/EBook.aspx?nodeid=3813
2. 國健署【肥胖100問+】
https://www.hpa.gov.tw/Pages/EBook.aspx?nodeid=4087#
3. 國健署「BMI計算機」
https://km.hpa.gov.tw/obesity/TC/BmiCalculate.aspx